应用三代测序技术直读真核生物甲基化修饰(6mA)文章在线 | 未来组项目经验

时间:2018-04-26 15:06

5ae1787e18ea6.png

  研究人员首先使用Dot blot方法检测了在拟南芥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6mA修饰水平,后续选择D9和D21的样本进行三代PacBio SMRT全基因组测序,比较两个时期拟南芥6mA修饰的分布模型和动态变化,并结合转录组信息更深入地研究6mA潜在功能。



Highlights

1. 6mA修饰在拟南芥基因组内广泛存在。

2. 与基因间区相比,6mA在 gene body区更丰富

3. 在拟南芥发育过程中,6mA修饰是动态的

4. 6mA与拟南芥中活跃表达的基因相关


5ae178ab17472.png

5ae178c41a79c.png

  研究人员首先使用Dot blot方法检测了在拟南芥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6mA修饰水平,发现在这些样本中都广泛存在不同程度的6mA,其水平随着个体发育的进程逐渐增加,在D21出现了急剧上升。




Fig.1Dot blot方法检测拟南芥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6mA修饰水平


5ae178e192750.png


Fig.2 D9 (A)和D21 (B) 拟南芥全基因组6mA图谱


      以D9样本示例,PacBio SMRT测序深度经计算为103×,高于PB官方推荐的测全基因组甲基化的要求100×。通过测序时两个脉冲荧光信号之间的间隔时间评估该位点的甲基化程度(Fig.3),最终获得了链特异性的D9全基因组6mA信息(Fig.2A)。实验结果表明,在包含线粒体、叶绿体和核基因组中所有的29,811个腺嘌呤中,发生6mA碱基修饰的比例为0.04%,与LC-MS/MS实验中评估的0.048%吻合,并且发现在越靠近着丝粒区域表现出越高的6mA丰度和轻微降低的平均甲基化水平(Fig.4)。



Fig.3 链特异性的6mA修饰信息







Fig.4 6mA丰度和水平在染色体臂上的分布情况


  通过评估6mA在基因组内不同的区域(Exon、Intron、5’UTR、3’UTR区,Fig.5A)和位处基因的不同类型(Protein coding、miRNA、snoRNA等,Fig.5 B、C)分析6mA的分布模型得知:与基因间区相比,6mA在 gene body区更丰富(Table 1)。


Fig.5 6mA分布模式解析(D9)



5ae179bacf3db.png

  通过比较D9和D21拟南芥全基因组6mA分布图谱(Fig.2)、overlap关系(Fig.6)、分布模式的区别(Fig.5、7),可以得知在拟南芥发育过程中,6mA修饰是动态变化的,在位点、程度上都有明显的区别。



Fig.6 D9和D21拟南芥基因组中6mA分布比较韦恩图



Fig.7 6mA分布模式解析(D21)


Fig.8示例了2个基因在D9和D21两个发育阶段不同的6mA修饰位点。D21比D9拥有更多的6mA修饰位点。也支持了在拟南芥发育过程中,6mA修饰是动态变化的。

Fig.8 2个基因在D9和D21两个发育阶段不同的6mA修饰位点示例

5ae17a088908b.png

       通过将6mA修饰位点及程度与来自RNA-seq的基因表达信息结合分析,结果表明6mA与拟南芥中活跃表达的基因相关联。

      高表达基因的TSS上下游2.5kb区域内有更多的6mA修饰位点(Fig.9 A、B),高表达的基因有更多的6mA修饰位点(Fig.9 C、D),被6mA修饰的基因比未修饰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增高(Fig.9 E、F),并且靠近TSS时,差异更明显。

Fig.9 6mA修饰与RNA数据关联分析

       这篇论文是国内发表的首篇基于PacBio单分子测序技术进行真核生物6mA修饰分析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拟南芥中6mA修饰的发生规律,并为研究陆生植物碱基修饰的分布模式和潜在功能提供基础。未来组凭借丰富的三代测序项目经验在为该项目提供PacBio测序服务并参与分析。